首页 > 回忆明星资讯 » 正文

“你无情,你残酷,你无理取闹?”stop!法官看不下去了!丨%x

   条点评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情深深雨濛濛吵架群(12)

书桓

你无情,你残酷,你无理取闹。

依萍

那你就不无情?不残酷?不无理取闹?

书桓

我哪里无情?哪里残酷?哪里无理取闹?

依萍

你哪里不无情?哪里不残酷?哪里不无理取闹?

书桓

我就算再怎么无情,再怎么残酷,再怎么无理取闹,也不会比你更无情、更残酷、更无理取闹!

依萍

我会比你无情,比你残酷,比你无理取闹?你才是我见过最无情、最残酷、最无理取闹的人!

书桓

哼,我绝对没你无情,没你残酷,没你无理取闹。

依萍

好,既然你说我无情,我残酷,我无理取闹。我就无情给你看,残酷给你看,无理取闹给你看。

书桓

看吧,还说你不无情,不残酷,不无理取闹。现在完全展现你无情、残酷、无理取闹的一面了吧。

……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这段似乎可以无限循环下去的

电视剧男女主角吵架“名场面”

早已被网友“玩坏”

然而

有“逻辑强迫症”的法官看到这段

吵了半天也没有结果的对话

实在忍不住了......

但讨论风花雪月的故事

并不是今天的目的

咱们只关注对白中的逻辑谬误

法律从业者给人的印象是严谨、讲究逻辑。法官当然不能辜负这种印象,一直认认真真地听取论证,秉持怀疑的专业精神。

在这样的精神下

这段对话在法官眼里

简直就是

吵架“大型车祸现场”

双方的争论焦点在于

女方的品格是否

“无情、残酷、无理取闹”

当然,最后的结局是

双方不欢而散

没有达成共识

那么,问题来了

对话中双方都存在哪些逻辑的谬误?

毕竟不是一道送分题

一本正经地给大家

提供一种参考意见

第一回合

你无情,你残酷,你无理取闹。

那你就不无情?不残酷?不无理取闹?

女方宣称论证的倡议者男方也犯下指控他人的罪行的时候,女方不试图处理讨论的主题,而是引入了一个新主题。而这一新主题与论证的倡议者提出的内容无关,但是通过“你也一样”来抹黑论证的倡议者,将自己所需论证化为不必要。

第二回合

我哪里无情?哪里残酷?哪里无理取闹?

你哪里不无情?哪里不残酷?哪里不无理取闹?

在第二回合中,女方提出无理由和依据的主张,在此基础上,对方要是反驳的话,必须就要提出反驳的证据。这种谬误存在一个隐含的假设:除非反对可以被证明,否则某事就可以被接受,让改变现状的人有责任去提供理由。我们叫做“转移举证责任”:你说我不对,证明给我看。

第三回合

你哪里不无情?哪里不残酷?哪里不无理取闹?

我就算再怎么无情,再怎么残酷,再怎么无理取闹,也不会比你更无情、更残酷、更无理取闹!

在第三回合中,在双方对话的场景下,男方通过批评对方,合理地建立起某一选项的优越感。这种谬误,在简单的判断中引入了诋毁他人的信息,斥责对手以提升自己,听众此时容易把他们寻找缺陷的眼睛从男方的身上移开。我们称之为“贬抑备择选项”。

第四回合

我会比你无情,比你残酷,比你无理取闹?你才是我见过最无情、最残酷、最无理取闹的人!

哼,我绝对没你无情,没你残酷,没你无理取闹。

这一回合,双方已经歇斯底里,不屑于阐述观点或者转移话题,火力全开,纯粹地释放自己先入为主的判断。陷入了“因为我是对的,所以我是对的”的“乞题”怪圈。在这种气氛下,对话很难有建设性。

第五回合

哼,我绝对没你无情,没你残酷,没你无理取闹。

好,既然你说我无情,我残酷,我无理取闹。我就无情给你看,残酷给你看,无理取闹给你看。

这一回合中,女方企图混淆论题,不只从旁避开了争议,而且跳入了另外一个结论中。女方对白认为男方的结论可以等同于女方的论题,然而,实际上他们是不同的论点。男方的论题被忽略,而女方中的论证则成为了主角。

第六回合

好,既然你说我无情,我残酷,我无理取闹。我就无情给你看,残酷给你看,无理取闹给你看。

看吧,还说你不无情,不残酷,不无理取闹。现在完全展现你无情、残酷、无理取闹的一面了吧。

在这一回合中,男方建立论点的基础在于一个不具有代表性的情况,将论证从特定情况带到证据基础不足的普遍规则。要确立论点,必须有大量而充分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而当前的特别情况并不能推出普遍结论。男方便是滑入了这种谬误,“以偏概全”。

没有干货的互相指责对白

经常让法官感到苦恼

诚然,如果用严格的分析去解构谈话中的各式逻辑,似乎每一个都存在一些问题。在生活的大部分场合,这种严格的分析似乎也没有什么好处,甚至会让人过度地批判。想单纯依靠密不透风的论证,大量的事情将无法得到解释。不严密的论证,又会给各种荒谬的论证留下可乘之机。约翰·穆勒曾经说:“一种完备的论证,应当包括好的论证,也包括坏的论证。”坏的论证就是谬误。此处所谓的“坏”,指的是违反一定的合理性标准的论证,以及提出的论证并没有为某一主张提供支持的论证。

另外,在某些场景下有效的论证,换一个场景可能就成了无效论证了。如“存在即合理”,疫情期间大部分的人都选择居家隔离,尽可能切断人际往来,如果有人非得要外出探望好友,就是不合理。此外,我们当然不能说有人随地吐痰的现象存在,就说明随地吐痰就是合理的。合理与否的关键在于,我们社会的价值内核是否认可这种现象,而这一点并不容易判断。

声明一下,笔者可不希望大家成为“杠精”,而是希望大家对于经常出现的谬误有所了解,认识到某些结论并非非黑即白:当对某一观点深信不疑或者对某种论证拍案叫绝的时候,就要注意自己是不是陷入了某种思维的谬误而没有自觉。而当你觉得某种观点或者论证荒谬绝伦的时候,则要换位思考,分析对方如此论证或得出如此观点的原因。

考虑到这里,在家庭或者工作中,我们对于别人的倾诉就需要多倾听,多共情。当我们接受某种论证时,往往不是因为这种论证多么圆满,而是我们心中对家庭、对同事怀有理解与信任,我们愿意为了更好的明天而努力。当情侣吵架的时候,对方哭泣着说“你不懂我”的时候,不要当成无理取闹,而是要明白,这是一语道明了人的语言极限,是一种无奈的控诉。这时候别解释,只要认错就好了。

? end ?

原标题:《“你无情,你残酷,你无理取闹?”stop!法官看不下去了!》

3人不幸身亡!华为松山湖实验基地火灾调查报告公布丨%x
全市上下要紧急动员!蔡奇连续调度并到朝阳区现场检查,要求深查细排、快筛严管丨%x

已有条评论,欢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