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回忆健康资讯 » 正文

李兰娟:无症状感染者非病人!钟鸣:挺过可能出现的感染高峰,生活将归于正常丨%x

   条点评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李兰娟:无症状感染不是疾病

无症状感染者不是病人

据健康时报12月9日报道,12月8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

目前,有哪些数据可以直接证明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和毒力较原始株有明显减弱?

李兰娟院士:根据国际和国内监测数据证实,与原始株和德尔塔等变异株相比,奥密克戎变异株及其进化分支传播性仍较强,但致病力和毒力相比原始株和德尔塔等变异株明显减弱,传播性仍较强。奥密克戎变异株主要侵犯上呼吸道,其导致住院重症或死亡的病例明显少于之前各种变异株,毒力与致病力显著下降。根据新加坡公布的数据,奥密克戎变异株在新加坡2022年1月-11月流行期间的病死率为0.45‰,远低于2021年6月-2022年1月期间流行德尔塔变异株3.6‰的病死率。

未来我国疫情防控的重点在哪些方面?

李兰娟院士:未来,无症状感染者不必作为疫情防治的重点,应当主要将防治重心转向“防重症、降死亡”。同时,要加强对新冠重点人群的保护。要继续普及新冠疫苗接种,加强对老年人群和慢性病等免疫功能低下重点人群的保护,保障其基础疾病的治疗。

未来,新冠病毒是否会继续变异?我们应当对病毒的继续变异保持一个怎样的态度?

李兰娟院士:新冠病毒在未来的自然传播过程中会继续发生变异。像流感病毒一样,新冠病毒变异常常会引起抗原性、传播性、致病性、药物敏感性等生物特性的改变,进而影响当前使用的药物和疫苗的效果。我们还要密切关注病毒变异情况,研究病毒变异与致病力的关系,以及时发现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危害的变异病毒。当前,我国疫苗接种的普及和多个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药物上市,加上国家在各级医疗资源上的投入和充分应对准备,民众不必对将来病毒继续变异而担忧。

感染者多为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居民应当如何看待,您有哪些建议?

李兰娟院士:现在全球流行的奥密克戎病毒,感染者多为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

2022年6月27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指出,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呈阳性但无相关临床表现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入境人员、风险职业人群、重点机构和场所人员、纳入社区管理人群等核酸检测、传染源追踪等途径发现。

同时,该方案指出,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冠状病毒,人群普遍易感。传染源主要是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能造成感染。

虽然无症状感染者有传染性,但无症状感染者不是病人,大家无需恐慌。无症状感染在我们传染病学教材中称为“隐性感染”,在大多数病毒性传染病中,无症状感染是最常见的表现,其数量常远远超过显性感染。无症状感染不是疾病,无症状感染后,大多数人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免疫,这对于防止流行扩散有积极意义。

钟鸣:咬牙挺过可能出现的感染高峰

社会生活将归于正常

据澎湃新闻12月9日报道,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钟鸣,是2020年上海首位奔赴武汉抗疫的医学专家,被誉为“最早逆行者“,曾在金银潭医院新冠重症病房“出生入死”75天。最近三年来,作为国家新冠肺炎危重症临床救治专家组专家、国家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

钟鸣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奥密克戎变异株和以前的原始毒株相比,致病力和毒性下降,传播力增强,这已经是大家的共识。

2020年我们碰到初代新冠病毒,它所造成的患者大部分是病毒性肺炎,以重症肺炎为表现,当然也有其他表现,比如凝血系统异常,血栓疾病大大增加等。那时候可以说是一种“新冠病”,肺炎当然是它最主要的表现。

而现在,更多时候病毒造成的危害在于加重患者原有的疾病,或者在原有疾病基础上合并呼吸衰竭。肺炎也有,但比较少了。这时候患者如果出现肺炎,很可能是免疫力有问题的人,比如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人。

新政的出台是结合我们整个抗疫形势、毒株发展规律而制定的,总体来讲,现在奥密克戎的致病性、毒力大大下降了,所以有条件做到轻症或无症状人员居家隔离。这个政策推出是合适的。

现在提倡无症状和轻型患者居家隔离治疗,但对于是重症或者有重症倾向的人,还是要去到医院开展救治。当然,奥密克戎变异株导致重症的比例已经很低了。

很少一部分进展到重型的新冠患者,通常都是高龄老人或者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比如严重的高血压、糖尿病、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肿瘤放化疗患者、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还有就是特别肥胖的人,体重指数(BMI)大于35的人等。应该说,这些群体都是高风险人群。

一旦这些人群成为阳性感染者,刚开始可能还是无症状或轻症,如果采取的是居家治疗,就要更好地做好自我健康监测,观察症状表现,随时准备前往医院就诊。

对医疗机构来讲,虽然患者重症率大大降低了,但能预见到未来感染者基数大大增加了,这就使得最终的重症患者绝对数量不一定很小。从我们整个人口结构来看,脆弱人群还是有一定比例的,而这些脆弱人群如果同时都发病,并且成为重症患者,那对医疗机构而言压力是非常大的。

最后,钟鸣表示,我们已经和新冠病毒斗争了三年了,我们对这个病毒造成的疾病已经有了很多了解,所以现在是在打一场有准备的仗。随着防控政策进一步优化调整,我们要对今后的形势有所预估,我觉得各条战线上,包括政府部门、医疗机构等,包括对民众开展防疫科普、相关流程的优化,此时都在积极动员、积极准备。这个时候只要大家齐心协力,真正做到齐心协力,共同度过可能在几个月里出现的感染高峰,咬牙坚持过去,那根据病毒的规律,疫情就会逐渐平稳,社会生活将归于正常。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人民日报、澎湃新闻(记者:李佳蔚)、中国新闻网、央视新闻

公益广告

原标题:《李兰娟:无症状感染者非病人!钟鸣:挺过可能出现的感染高峰,生活将归于正常》

阅读原文

标签:感染 病毒 症状
【委员记】刘萍:乘风破浪 敢为人先 青春才会闪光丨%x
“小天使基金”资助0-18周岁贫困家庭白血病儿童指南丨%x

已有条评论,欢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