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回忆新闻资讯 » 正文

前三季度浙江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

   条点评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新闻发布会

10月25日下午,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前三季度浙江经济运行情况。省统计局总统计师王美福、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副总队长王萍出席发布会介绍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邬红波主持。浙江日报、浙江卫视、浙江发布、浙江在线、天目新闻、浙江之声、都市快报等近30家媒体参加发布会。Q
FM95浙江经济广播:
王总统计师,从刚才发布的数据我们看到,前三季度的经济增速比上半年有所回落,请问主要原因是什么?您如何评价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总体情况?谢谢。
A
王美福:
谢谢您的提问。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数据发布以后,大家对经济走势都比较关注,我们认为浙江经济运行走势保持总体稳定,符合预期。逐步回落的态势跟去年的基数有很大关系,去年一季度负增长5.6%,前三季度增长2.3%,提高了7.9个百分点。年初我们就预判“前高后低”的走势。其实今年浙江经济走出了“高开、高走、稳定”的运行轨迹。所谓“高开”,一季度在去年负增长5.6%的基数上实现了增长19.5%的高增长;所谓“高走”体现在二季度,二季度全国当季增长7.9%,省级GDP不核算当季增长,但简单来看,浙江高于全国7.9%的增速,从2012年以来的增速看,8%左右的增速属于“高走”的态势。今年前三季度增长10.6%,高于全国的9.8%,全国两年平均增长5.2%,浙江两年平均增长6.4%,2019年全年增长6.8%,所以浙江经济运行高开、高走、稳定运行的态势是符合预期的。
从前三季度的运行态势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数字经济全面向好。浙江省委省政府着力推动数字化改革,数字经济发展出现积极向好的态势。前三季度,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同比增长24.2%,两年平均增长19.2%,数字经济制造业增长势头强劲。数字消费也增势较强,可穿戴智能用品、智能手机零售均增长较快,可穿戴的智能产品增长接近1倍。智能服务增幅更快,从刚才发布的数字看,通信、软件、信息服务、互联网相关的一些行业增幅均高于面上。
第二,两个市场统筹推进。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产值增长27%,其中,国内销售产值增长27.1%,出口交货值增长26.7%,两个市场统筹推进,形成良好的“双循环”。
第三,区域发展统筹推进。全省11个市前三季度经济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上半年也是11个市全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山区26个县随着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举措的出台和落实,经济发展积极向好的态势不断显现,整个26县经济增长略低于全省面上,但是10多个县的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省,特别是工业,有14个县的工业增加值增长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投资也有10多个县增速高于全省平均,财政收入有13个县高于全省平均。体现在两个收入上,城乡居民收入倍差1.85,比上年同期缩小0.01点。
第四,民生保障统筹推进。前三季度,新增就业已经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登记失业率只有2.7%左右,继续回落。财政的民生支出占比达74%,生态环境的指标如空气质量、Ⅰ-Ⅲ类水质比例始终保持在高位,安全生产事故同比下降。
第五,创业创新势头和活力较强。前三季度,注册的市场主体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到三季度末,浙江拥有的民营法人企业数量283万家,个体经营户538万户,加起来820万个市场主体。创新投入增长较快,规模以上工业中,研发费用支出增长36.8%,占营收的比重提高到2.6%。
所以从前三季度的浙江经济运行态势来看,总体稳定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对标中长期经济发展方向的结构性指标持续向好,展现了浙江经济强劲的韧性和活力。谢谢。
Q
中新社:
我想问一下,浙江工业经济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今年前三季度主要表现出哪些特色亮点?谢谢。
A
王美福:
谢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工业经济是浙江经济运行的一大亮点,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6%,从一二三产的数据看,二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提升,工业经济对浙江经济增长的贡献由上半年的45.8%提升到前三季度的46.5%。从前三季度的工业经济运行态势看,随着经济领域数字化改革的推进,新一轮“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的实施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各项政策举措落实,浙江企业家抓住了市场需求比较旺的时机,实现了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经济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增长快、贡献大。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6.6%,明显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提高。
第二,工业产能利用率保持在高位。前三季度,工业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是82.7%,比上半年的82.9%回落0.2个百分点,是2018年以来的季度次高水平,今年三个季度的产能利用率均在80%以上,一、二、三季度分别为81.5%、82.9%和82.7%。
第三,民营工业增长贡献大。前三季度,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长17.7%,比面上的16.6%高1.1个百分点。民营工业对浙江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3.7%。
第四,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前三季度,工业企业的营收利润率超过了7%,营收利润率保持在7%以上是非常高的水平。利润增长27.6%,两年平均增长18.2%,特别是原材料类的制造业利润增长更快,增长69.2%。企业的应收款回收、产成品周转的时间同比缩短了7.4天和2.4天,均大幅提速。企业负债55%,同比略有下降。同时,企业的减负降本规模也较大,根据相关部门测算,浙江工业企业前三季度减负降本的规模超过2500亿元。
所以生产速度快,企业效益高,民营经济贡献大,都是浙江工业保持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但是工业企业面临的困难、压力也很大,特别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快,出厂价格和原材料价格之间“剪刀差”依然较大,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当前物流成本、人工成本较高,国际经济复苏的复杂性都给企业经营带来一定困难。我相信,浙江的企业家有能力化解这些困难,浙江工业经济在四季度依然会有较好的发展态势。谢谢。
Q
浙江之声:
在刚刚发布的数据中,我们看到了浙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11.4%,那么这样的增长数据该如何解读呢?谢谢。
A
王萍:
谢谢您的提问。我们看到今年以来,浙江持续巩固疫情防控的成效,认真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实施方案。刚才我们王总统计师通报的一到三季度经济形势也是稳中有进,这些都是为我们居民的增收可以说是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那么从数据上来看,前三季度,全省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44712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4591元,同比增长了11.4%,居民收入可以说是持续地增长,总体是保持着恢复性的增长。从全国范围来看,浙江全体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的平均增速要高出1个百分点,位居全国31个省区市的第5位,其中,城乡分别是增长了11%和11.6%,增速分别列全国31个省区市的第4位和第14位。
前三季度,浙江全省居民收入的增长主要是呈现以下四个特征:
第一个特征,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省居民的人均工资收入同比增长10.7%,这个增速较上年同期回升了5.8个百分点。分城乡来看是分别增长了10%和11.6%,增速也是较上年同期分别回升了5.4和6.9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的较快增长主要也是得益于疫情的有效控制,还有我们经济的持续稳定恢复,这样对就业的状况是有所改善,就业的改善不仅使我们的基础工资能够保持稳定的增长,同时也使一些奖金、津贴,还有一些过节费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所以总体看,工资性收入增长仍然保持强劲的韧性。
第二个特征,居民经营净收入快速反弹。前三季度的居民经营净收入增长是13.5%,增速较上年回升了17.9个百分点。城乡分别是增长了13.7%和13.1%,增速较上年同期分别回升了21.2和10.8个百分点。经营净收入的快速反弹主要也是受益于今年我们浙江的疫情防控比较好,居民的经营活动逐步得到了恢复,市场的活力持续地回升,这样也带动了我们居民的经营性净收入实现了较快的增长。
第三个特征,财产净收入快速增长。前三季度,我省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同比增长15.5%,这也是在我们四项收入构成中增速最快的。这个增速较上年同期回升了9.9个百分点,对居民增收的拉动作用有所增大。财产净收入的快速增长也是主要得益于我们居民的理财意识的增强,还有红利、房屋出租的收入的增加。
第四个特征,转移净收入平稳增长。前三季度,全省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同比增长8.9%,这个增速跟上年同期相比回落了1.8个百分点,这个回落主要原因也是在疫情期间我们实行了一些政策,像有一些困难补助、失业补助,还有一些政策性的生产补贴、社会救济等,这些政策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也有一些逐步地在退出,所以增速上是有所回落的。
总体来看,全球的经济复苏,还有疫情也还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近期我们也看到,像原材料、电力、人工,还有一些运输成本是持续地上升,能耗双控也是压缩了企业的一些产能,这样会给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带来一些影响。在农村还有非粮化的整治,也会使一些农户,他可能原来是种经济作物的,改为种粮以后可能也会对后期农村居民一产的收入有一些影响,再叠加去年基数继续提升的这样的影响,所以我们预计全年全省的居民收入增速可能会继续回落。谢谢。
Q
钱江晚报:
想问一下近期的能耗双控以及限产限电的调控措施政策,对浙江的经济有什么样的影响?谢谢。
A
王美福:
谢谢您的提问。最近大家都比较关注有限用能的问题。今年以来,经济加速恢复,并且生产端的恢复远快于消费端,所以用能增长较快。前三季度,浙江省全社会的用电量增长18.1%,其中工业用电量增长19.9%,增速较快,能源供给的压力确实在增加。
从生产企业来看,用能主要是集中在高耗能行业,八大高耗能行业用能占比75%左右,在增加值中占比32%左右。这些高耗能企业占用能源消费量比重高,带来的经济增值比例相对较低。但绝大部分高耗能行业都是基础性产业,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那么如何更加科学有序地来推动企业用能,引导绿色发展,按照“碳达峰”“碳中和”的长远目标去转变?在用能供给相对偏紧的情况下采取了有序用能用电的一些举措,这些举措的出台多少会给经济运行带来一些影响。因为主要举措在9月下旬开始实施,从目前的数据看,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很大。比如像高耗能产业的增幅略有回落,比上月大概回落1.5个百分点左右。
最近国家也出台了保障能源供给的政策举措,省里也在具体落实各项工作,我相信政府有科学有序供能的安排,企业也有有效用能的能力,每一个人都有节能省电的自觉、良好的用能习惯,这是一项长远的任务,长远的举措。所以全社会要充分理解、正确对待,统筹好科学用能、有序用电和生产、生活的安排,这种紧张的状态也会随着能源供给的改变而缓解,也希望我们要有长期绿色用能的观念,每一个人都做到绿色出行、绿色生活。能源安全是人类一个重大的问题,中央早已作出了“六保”的安排,就包括了能源安全,所以党中央对此已有科学的判断和安排了。谢谢。
Q
浙江经视:
刚刚提到,今年以来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非常明显,能不能介绍一下相关的情况?另外,这对中下游企业会有何影响?下阶段的PPI又会有何走势?谢谢。
A
王萍:
谢谢您的提问,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今年原材料价格上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关于PPI的走势,今年1-9月,浙江的PPI同比上涨了5%,涨幅比今年上半年扩大了1.4个百分点,其中特别是9月份,PPI涨幅达到了8.2%,这也可以说是创了今年的新高。那么从PPI上涨的结构来看,主要是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1-9月,生产资料出厂价上涨了6.4%,拉动PPI上涨4.9个百分点,对总涨幅的贡献率达到了98%。从具体行业来看主要有三大行业涨幅比较大:主要是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还有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这三大行业的涨幅均超过了20%,共同拉动了PPI上涨2.2个百分点。
我们分析,影响PPI上涨的主要原因有这样三个:第一方面原因,今年以来,以大宗商品为代表的基础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通过价格的传导,又抬升了企业的原材料的采购和生产成本。今年1-9月,浙江的IPI(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了12.6%,涨幅比上半年扩大了2.7个百分点,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进一步推升了出厂的产品价格。第二个方面原因,我们经济的持续稳定恢复,还有市场经营活力的提升,对工业品的需求也是明显地回升了,这样也是支撑了PPI的上行。第三个原因,上年同期的基数相对较低,所以对今年PPI恢复性上涨都起到了一个推动的作用。
那么从我们浙江来看,浙江是资源输入大省,浙江的制造业在产业链当中也是处于中下游,PPI的大幅上涨将会给我们浙江制造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带来一定成本上的压力。前面我们通报数据也讲了,与全国相比,1-9月浙江的IPI(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高于全国3.3个百分点,而PPI是低于全国1.7个百分点,所以这样来看我们处于两头吃亏的局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近期国际市场的原油价格是持续地上涨,推升了大宗商品的输入性上涨的压力。从国内来看,这些原材料像钢材、有色、煤炭、水泥等行业供需偏紧的矛盾,它也是支撑了PPI高位的运行。但是随着全球经济复苏,还有国内经济的持续稳定恢复,产品供应链恢复畅通,基础原料产能调控能够见效,这样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这种势头将会有所缓和。
总体来看,PPI短期可能还会高位运行,未来的走势还需要做进一步的观察。谢谢。
Q
澎湃新闻:
想问一下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出台,各地房地产市场开始逐渐降温,想请问一下房市的趋冷对浙江经济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谢谢。
A
王美福:
谢谢您的提问。最近关于房地产市场的关注热度比较高,一些城市的土地流拍、二手房价格的回落、三孩政策的实施、学区房的降温等等,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是符合房地产调控方向和目标的,2016年党中央提出了“房住不炒”的定位,中央也明确不将房地产市场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表明了房地产市场要保持健康发展,这个方向和目标是不变的。
从今年的浙江房地产市场来看,整个投资保持着较好的增长态势,从两年平均比较,前三季度房地产投资增长8.2%,与上半年的8.1%基本持平,没有出现快速回落的情况。商品房的销售前三季度已经超过8000万平方米,创出规模新高。从房屋施工面积指标来看,前三季度增长4%左右,已经稳定并开始回升。所以说整个房地产市场在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房地产市场通过“一城一策”进行调控管理,有一些起伏,市场上有一点看不清,现在纠结买还是不买,抛还是不抛,对于我们绝大多数居住者来说,应该说风吹草动也不影响。坚持“房住不炒”,保持市场健康发展这个方向目标是不会变的,房地产市场一定是稳定发展的。谢谢。
Q
经济日报:
从外贸出口的数据看,浙江的出口形势超预期,出口增速一直较高,请问一下发布人怎样看待我省当前工业出口生产形势?谢谢。
A
王美福:
谢谢您的提问。浙江的出口生产一直保持着较快增长速度,今年前三季度外贸出口增长了19.5%,对于浙江来说更多的还是要看出口生产的情况。前三季度,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26.7%,两年平均增长了10%,出口是推动浙江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浙江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重要因素。从出口企业的情况来看:
第一,增长比较快。出口交货值两年平均增速领先全国的优势从一季度的1.2个百分点提高到了前三季度的2.4个百分点。
第二,出口产品结构优化。装备类行业产品出口增速较高,对出口交货值增长的贡献度也较大,几个装备类的出口增速在26%-43%之间,对出口增长的贡献达到52.5%。
第三,出口企业利润贡献大。规模以上4.88万家工业企业中,有出口生产的企业1.8万家。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27.6%,出口企业的贡献达77%。
第四,出口生产新动能增势强劲。战新产业、装备制造、高技术产业中,数字经济相关联的出口企业增长更快,前三季度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投资增速就高达51%。
能够保持如此好的态势,一是订单比较充裕;二是把握市场的能力比较强;三是我们具有完备的工业产业体系,能够保证生产正常运转。所以出口型企业对浙江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贡献很大。
当然,出口型企业面临的压力可能更大,特别是“一舱难求”、运价高企等问题,对企业承接订单、安排生产等带来很多不确定性。随着新年度周期到来、圣诞市场结束以及世界经济逐步恢复,给出口型企业带来的压力会更大,希望记者朋友们更多地关注他们这方面的困难。谢谢大家。
供稿:省局综合处觉得不错请点 “在看” ↓↓↓ :,。视频小程序赞,轻点两下取消赞在看,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原标题:《前三季度浙江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
阅读原文

央媒评偷鸡腿妈妈事件:“什么让她成为小偷”才是值得反思的
沉重的秘密!日照26岁高材女生患罕见“兽皮痣”,帮帮她!

已有条评论,欢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