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回忆生活资讯 » 正文

东莞致力打造“一卡通用、一码通城”大应用生态圈

   条点评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10月15日,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创新应用暨全省人社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推进会在东莞召开。 

会议现场,省人社厅搭建了政务服务“一卡通”、文化旅游“一卡通”、惠民补贴“一卡通”、智慧校园“一卡通”、交通出行“一卡通”功能应用展区,我市设置了市民卡公交出行、智慧门禁、应用成果展、人社领域“全业务用卡”、金融服务功能、即时制发卡服务六大观摩展示场景。与会人员沉浸式体验并听取了我市相关介绍,对东莞致力打造的“一卡通用、一码通城”市民卡交口称赞。 
从2000年发行第一张社保卡伊始,东莞始终围绕记录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管理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社保卡就近办、线上办、快速办等民生需求,主动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积极探索实践,创新服务方式,不断提高社保卡管理和服务水平,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 
砥砺前行二十载,东莞一卡一城共成长
东莞社保卡建设工作从2000年启动以来,依照省社会保障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走过了一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道路。
 
2000年5月,东莞发行第一张社保卡;
2004年7月,东莞开始为东莞市的农(居)民发放农(居)民社保卡;
2012年,东莞市第二代社保卡正式发行;
2013年,东莞在全国率先开通诊疗一卡通服务;
2015年,东莞实现社保卡金融账户直接领取社保待遇、就业项目补贴、提取住房公积金;
2017年,东莞完成跨省异地就医用卡环境改造;
2018年,东莞在“东莞社保”公众号推出电子社保卡,并开通社保卡微信医保支付服务,实现“零等候、秒支付”;
2019年,东莞升级应用全国标准的电子社保卡,开展新制卡即时发卡、“诊疗一卡通”平台升级工作;
2020年12月23日,东莞市第三代社保卡正式发行;
2021年7月28日,东莞市民卡正式通过“莞家”系列成果新闻发布会亮相。
 
布局居民服务“一卡通”,推进“市民卡”应用建设
2021年以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探索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的讲话要求,东莞按照省人社厅建立共建共享共管的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居民服务新格局的工作布局,从人民群众的美好期盼出发,以社保卡为线下应用载体,以电子市民码为线上功能依托,推动实现“一卡通用、一码通城”,创新建设涵盖线上线下融合应用的东莞市民卡,积极打造居民服务“一卡通”新范例。
 
东莞市民卡建设按照“统一规划,整合资源”“高效便民,保障安全”“线上线下,协同推进”“强化服务,拓宽应用”的基本原则,根据职责分工积极拓展社保卡在政务服务、身份认证、公共交通、医疗健康、文旅体验、待遇发放、金融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场景。
 
目前正抓紧建设八大场景应用:
政务服务一卡办

推进人社领域应用和业务集成,启动与优才卡的融合,落实市民卡在人社领域的“应用尽用、能用尽用”。以政务服务大厅、社区党群服务中心、700多台政务服务一体机等场景为试点,逐步拓宽市民卡在政务服务领域的“身份一次认、数据并联用、业务融通办”。
公共交通一卡行
以公交、地铁为试点,依托第三代社保卡实现一卡通行,建立持卡人欠费宽限和催缴机制,逐步推动与敬老卡、爱心卡、校园卡等功能融合应用,为持卡特殊群体提供财政补贴或折扣优惠。截至2021年9月,已有12.3万人次使用市民卡乘坐公交出行。 
医疗服务一卡通
完成“诊疗一卡通”平台的全面升级,支持市民卡在全市1300多家定点医药机构就医购药,刷脸、刷卡、扫码全流程应用。2021年1-9月,221.8万人次通过社区“诊疗一卡通”平台就诊结算。
文旅体验一卡游
实现凭市民卡在全市所有图书馆和自助借还机借还文献,使用数字图书馆资源,并完成市图书馆及其自助机兼容省内社保卡的改造。以鸦片战争博物馆为试点,推动凭市民卡进入公园、景区、文旅场馆。 
资金补贴一卡发
推动社保待遇、就业人才补贴、住房公积金以及兑付到人到户的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等通过市民卡“一卡通”发放。建立市农村一体化金融服务平台,探索村民分红等资金一卡汇集。2021年1-9月,我市通过市民卡发放各类资金达116.9亿元,惠及915.23万人次,预计全年资金发放总额将达160亿。
生活消费一卡付
开发就医、购药、停车、加油、就餐等场景,依托市民卡实现一卡通付。以市民服务中心食堂和市人社局食堂为试点,依托市民卡实现食堂就餐消费应用,逐步推广至机关事业单位及市属国有企业食堂。通过发卡银行与银联、微信、支付宝等联合开展各类消费支付活动,让持卡人享受消费和理财优惠。其中“云闪付”消费减免优惠活动,全市20多个本土知名品牌参与,覆盖6800多家门店。 
公共场所一卡认
以市民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为试点,在道闸、门禁通行等场景推动依托市民卡完成身份认证。 
信用消费一卡享
以市民服务中心、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为试点,打通进出停车场、群众办事、医院诊疗等数据共享,探索信用数字账户免签支付模式,探索停车先离场后付费、先就医后付费的应用场景,并逐步推广至全市公共场所停车场和公立医院。 
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东莞“市民卡”应运而生。从提供人社领域全业务用卡,到具备非接闪付功能,以及支持扫码就医购药、文旅、交通、生活消费等,随着应用生态圈不断扩大,东莞“市民卡”提供的服务更加“智慧”、更加顺应群众需求。
 
八管齐下深化功能集成,擎画“市民卡”大应用生态圈

下一步,东莞计划用三年时间全力推进市民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功能的深度发展。其中,2021年建机制,包括建立管理体制机制、技术标准规范等;2022年上台阶,出台管理办法,推动卡证融合,拓展场景应用;2023年扩应用,改善用卡环境,更好地融入湾区、全省、全国通用。
 
具体概括为“八管齐下、一卡通用”:

一套制度管规范,制定出台市民卡工作方案、管理办法、业务经办管理制度、技术标准等;一个目录管应用,汇总上级应用目录、部门和群众用卡需求,动态编制我市应用目录;一个平台管支撑,依托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统筹系统对接和用卡环境改造,实现与部门系统间的互联互通;一张卡片管服务,升级社保卡全业务流程,拓展即时制卡、便捷发卡等服务;一个电子码管贯通,推动电子市民码与实体社保卡及各类民生码的应用融合与服务一体;一个通道管待遇,实现资金一卡发放和全程监控管理;一套机制管集成,实行各类民生卡新旧卡并行,推进市民卡应用集成和融合;一个记录管一生,加强对市民卡用卡轨迹等数据综合分析,实现数据共建共治共享。 
回望20多年的道路,今天市民卡的建设不仅反映了东莞社会民生福利的持续改善,也映射着东莞经济社会的巨大进步。一张小小卡片,代表着东莞社会保障水平的提升,代表着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增强;记载了东莞市委市政府服务为民的历程,彰显出的是东莞市委市政府不断为老百姓谋取福祉,为人民办实事,重实效,有行动力的服务举措。
 
在“一卡通”建设的关键期,省人社厅把推进会安排在东莞召开,既是对东莞工作的肯定和支持,又是对东莞的期望和鞭策。未来,东莞将在人社部及省人社厅的领导和支持下,按照“双区”建设战略部署和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要求,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基点,借鉴兄弟城市的成功做法,在居民服务“一卡通”领域持续探索和发力,力争使东莞市民卡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居民服务“一卡通”的先行范例,打造东莞数字政府建设新名片。
 
来源:东莞社保

《建党100年四史100讲》 | 左联五烈士
警惕!北京5岁男童确诊!石家庄、邢台、廊坊封城!深圳新增1例无症状,系港籍司机

已有条评论,欢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