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回忆生活资讯 » 正文

原创金门战俘幸存者,1987年首次回大陆探亲,他们在台湾过得怎样?丨%x

   条点评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原标题:金门战俘幸存者,1987年首次回大陆探亲,他们在台湾过得怎样?

金门战役,是解放战争末期发生于福建省金门岛的一次战役。1949年10月,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司令员叶飞,下令其属下的第28军,挑选精锐部队集中渡海、进攻金门。登陆部队在岛上经过三昼夜的激战,共毙伤国民党军9500余人。

当时,解放军是分三次登陆金门岛的,可由于当时发生了退潮现象,导致船只都被搁浅,无法返航,而国民党又大肆增援,最终使得我军登陆部队的3个团共计9086人,全军覆没。其中,我军被俘的人数是5175人,阵亡了3873人,还有50多人失踪了。这次战役,是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的一次重大损失。

然而,在几十年后的1987年,两岸终于实现了和平友好的开放政策,同根同祖的两岸人民可以互通来往,相互探亲。听到这个好消息后,居住在台湾的陈书言兴奋不已,因为他就是当年金门战役被俘的解放军战士,与家乡隔绝几十年后,他终于可以回家探亲了。

在1987年的一天,陈书言带着妻儿回到了阔别几十年的老家。不过,有关陈书言的经历,谁也不知道,甚至包括他在台湾的妻儿也不知道,只知道他曾经是一位国民党的老兵,来自于中国大陆。因此,他们根本就不知道,父亲曾经有过一段难以启齿的经历,他正是金门战役的战俘。

当年的金门战役,9086人有去无回,大部分战死,少数人被俘。那么,这些被俘的解放军战士,他们在台湾的生活究竟过得怎样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当年金门战役的幸存者,一位名叫陈书言的老人回忆,来讲述一下金门战役被俘战士的情况。

陈书言有一个女儿叫陈心怡,直到2002年,她陪伴父亲到大陆探亲时,才真正知道父亲的身世。因为当时,她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父亲在和老家的人聊天时,只要是谈到解放军如何神勇,国民党军队如何溃不成军,或者谈到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父亲立刻就眉飞色舞起来。并且一说到解放军,父亲陈书言完全就是以一个解放军的口气在说话。

女儿在旁边听的时候,就十分纳闷,她第一次意识到,父亲一定隐瞒了什么秘密。在回到台湾以后,有一天,陈心怡趁着父亲的心情不错,她尝试性地问了一下,你难道是共产党的人?她父亲非常自信而大声地的回答道:“是的。”原来这么多年来,父亲竟然隐藏了一个惊天的大秘密。

陈书言,1930年出生于江苏兴化。在他13岁的那年,一支新四军的部队来到了他的家乡兴化。因为家里很贫穷,于是,陈书言便参军入伍了。

其实,当时在江苏一带有很多的部队,说句实话,真正打日本的就是新四军。陈书言对女儿说:“你们所学的教科书都变了味儿,我是过来人,经历过当时的抗日,无论是在盐城,还是扬州、高邮都是新四军在抗日。”

在解放战争时期,陈书言接连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都取得了胜利。紧接着,陈书言又跟随部队浩浩荡荡,一路势如破竹般打到了福建沿海。

在每次作战中,陈书言都属于先锋部队,不畏生死,奋勇冲杀,屡建奇功。因此,陈书言曾还拿过很多的奖金和奖章。但他也曾多次负伤,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至今在他的左小腿上,还留有当年受伤的伤疤,并且一只手指也断了一截,幸运的是,他总算活了下来,大难不死。

让我们将时间的指针,拨回到1949年10月24日的那天晚上,陈书言跟随部队,从福建泉州石井出发,乘坐着渔船,在夜幕的掩护,向金门方向秘密行驶。虽然这一年,陈书言只有19岁,但是他却已经是一位、富有战斗经验的解放军老战士了。每当回忆起这段历史,陈书言就满怀忧愤,声音颤抖,这种痛苦和无奈整整折磨了他一辈子。

陈书言曾经还给女儿讲述,跟他一起参加金门攻坚战的有一个姓袁的战士,当初是和他一起报名参军的同村老乡。当时,两个人被安排在同一个突击排。陈书言痛苦地说,自己曾亲眼看到,他被国民党军队的战车履带压到了沙滩里,并被当场碾成了一堆肉泥,惨不忍睹。

然而,当陈书言第一次回到大陆时,还亲眼见到了袁战士的妹妹。当时,他不敢如实告诉袁战士的实情,担心他的妹妹听到后会受不了,精神崩溃。因此,陈书言只能委婉地说,根据我的判断,估计他已经不在人世了。

金门战役足足打了三天三夜,经过多次地冲锋和反冲锋后,部队已经是弹尽粮绝了,并且又增援无望。在最后关头,陈书言不得不将中国共产党党员证嚼碎了,一口咽到了肚子里,随时准备战死。

随后,陈书言与其他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的战友们,都成为了国民党军队的俘虏。自此,他们的命运被飘向了另一种前途未卜的险滩。他们先是被人用小船,分批送到了一艘大船上面,并且他们身上的所有东西,都被国民党兵强行搜走了。

陈书言回忆说,他们在金门时就已经饿了好几天了,到船上仍然没有吃的,已经饿得昏昏欲睡的战俘们,只能吃随身携带的残余生米,有些人就这样被活活的饿死了。还有的人从船上掉下来后,直接跌到了船舱的底部,立刻被摔死,也无人问津。

那时,他们这些战俘极其凄惨,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不灵。一路上,绝望而死的人不计其数。当船一直行驶到高雄港时,才慢慢靠了岸,紧接着等待他们这些战俘的,仍然是生不如死的折磨。到了高雄后,陈书言等人又被押上了列车。而列车的门窗早就被钉死了,只留有一个出入口。列车一路向北行驶,最终停留在新竹的湖口。随后,陈书言和其他战俘一起,被关押在临近海边的一个小学里面,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教育改造。

当这些金门战役的被俘人员改造完之后,就立即被补充到了国民党的军队中,但仍然遭受着长期的监视。在部队的时候,经常会有人过来套话,问有关国民党如何一类的问题,但也必须小心翼翼地回答,否则就会惹火烧身。

然而,尤其让人胆战心惊地是,国民党的上级领导还会让战俘们相互检举揭发,如果共产党员的身份一旦被发现,那就会有性命危险。这恐怖的场景,曾一度伴随了陈书言几十年,每当想起它,就会恐怖至极。

一直到1966年时,陈书言才从陆军后勤部队退伍,并且在1974年时,他才得以结婚成家。陈书言说,他们这些战俘是没有挑选妻子资格的。不过,比起那些娶残疾,或者智障女为妻的老兵,他已经算是很幸运的了。一直到2008年,他每天还是感觉到有人在监视他们。

虽然金门战役已经过去60多年了,但陈书言仍旧没有走出当年恐怖的阴影。他的女儿陈心怡说,父亲晚年经常念叨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本来就是兄弟一家人,为何换上不同的制服就成为了仇家,互相杀红了双眼。”

责任编辑:

标签:金门 战役
男子奶茶店猥亵女童 已被刑拘丨%x
升本前需要知道的专升本的利与弊丨%x

已有条评论,欢迎点评!